《中药化学》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群):中药学专业
制定人:尹素娟
合作人:孙兴力
制定时间:2021.06
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中药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G4000064 适用专业:中药学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修课方式:必修 课 教学时数:72学时(48理论:24实验) 总学分数:4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中药化学》主要介绍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具备中药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技术与技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性强,是培养相关专业中药提取分离专门人才的一个必备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提取、分离及鉴定中药活性成分能力。。本课程既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又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中药化学》是中药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用植物学、生中药学、及中医药概论等,后续课程是药物分析、药剂学、药品营销学。
4.课程作用:本课程主要服务于医药产业,为医药行业培养岗位技能型人才,其在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主要作用是:培养从事药品调剂、中药产品生产、检验等工作,掌握中药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基本技能,能胜任药物提取工、药品检验工等相关工作岗位,综合素质好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本课程的功能是:使学生具有中药产品开发和生产等方面技能,为将来学生从事中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医药生产、药品营销企业以及医院中药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在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衔接见图1),针对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三大就业岗位群(中药制剂生产岗位群、研发人员的助手岗位群、中药学服务岗位群)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需要等等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点、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并兼顾学生考取相关工种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在中药中有效成分提取和中药制剂生产的实际工作任务,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选择教学内容,制定学习目标。
本课程在实践教学中设置了基本技能训练、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制备、中药制剂生产等实践教学项目内容。这些技能训练为学生取得相关资格证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后期的《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中药制剂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图2为服务于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设计。
图1 《中药化学技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衔接
图2 服务于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设计
将《中药化学技术》课程设计的具体化,形成课程相关岗位工作分析表(见表1《中药化学》课程相关岗位工作分析表)中完成中药提取分离具体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其紧紧围绕“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鉴定为目标,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以能力为本位,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流程和国家中药提取工等高级工种要求安排选取,同时考虑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整体工作项目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
表1 《中药化学技术》课程相关岗位工作分析表
岗位及工种 |
药物制剂工 |
工作任务分析 |
技能要求 |
知识点 |
教学内容 |
1、从事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散剂的生产制剂。 2、具有全面的生产操作技能。 3、能维护制剂设备的正常运行。 4、统计并分析检验药品质量。 5、能总计药剂生产标准文件,提出合理生产流程。 |
1、学会片剂的配制、粉碎、过筛、混合、重量差异检查等生产操作技能。 2、对生产中发现的问题,能分析查找原因,解决事故隐患。 3、能按照生产指令生产出合格的各类制剂。 4、能规范执行岗位技术操作方法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5、熟练使用电子称、混合机械等片剂生产设备。 |
1、学习各种的基本特点,分类、制备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 2、在制备过程中,学会原辅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判断方法。 3、学会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中药中常见的各类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 1、生物碱类成分 2、黄酮类成分 3、蒽醌类成分 4、挥发油类成分 校内综合实训: 1、小檗碱片的制备 2、芦丁片的制备 校外附属医院中药制剂室、制药企业顶岗实习 |
岗位及工种 |
质量检验员 |
工作任务分析 |
技能要求 |
知识点 |
教学内容 |
对中药成品、半成品、原辅料、包装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工作。 |
1、具有对玻璃食品的分类、保管及洗涤能力。 2、熟悉天平的分类 、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3、会进行检验记录,学会检验报告书写细则。 4、具有对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及误差分析的能力。 |
1、学习中药质量检测的依据和程序。 2、学习各类制剂检验通则。(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糖浆剂、合剂、膏剂等) |
在实践过程中的基本技能训练: 1、 提取技术和技能 2、浓缩技术和技能 3、分离技术和技能 4、鉴定技术和技能 |
岗位及工种 |
中药调剂员 |
工作任务分析 |
技能要求 |
知识点 |
教学内容 |
根据工程师处方要求和病情需要按照中医用药特点,进行中药饮片调配、中成药配方、临时处方制剂、非处方药销售和用药指导工作。 |
1、会根据药材性质及有效成分类型,选择合适的干燥药材的方法。 2、会使用中药提取设备、能进行基本的保养及维护。 3、会根据药材粉碎度选择合适的药筛。 4、能根据中药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分离方法 5、会处理在药物调制过程中,制药机械出现的简单故障。 |
1、学习中药剂型的种类和每种剂型的特点。 2、学习中药提取常用溶剂和辅料的性质及使用方法。 3、认识中药提取、分离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范围及注意事项。 4、学会中药生产过程和所用器械。 |
中药有效成分制备: 1、芸香苷成分的制备 2、蒽醌类成分的制备(大黄) 3、黄连素成分的制备 4、八角茴香油成分的制备 |
根据上述工作岗位分析表,基于药品生产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我们设计教学内容:全课程共分八个学习情境。重点介绍中药中各类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的方法和技术。每个学习情境之下设计1~3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加强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同时为适应岗位需求,增加了中药现代生产所必需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每个情境的学习都按典型分析方法和技术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强化实训和实际操作,综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72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认知中药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分类。
●认知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能依据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结构分析理化性质。
●学会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能根据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性质理解提取分离工艺。
●能根据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性质设计和改进提取分离工艺。
●认知中药提取车间以下岗位的标准操作程序。
●熟悉某个岗位的技术要求及操作
(二)能力目标
●能熟练进行中药提取各工序的操作,具备分析问题、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具有及时发现中药提取分离过程中质量隐患、分析成因及排除隐患的能力。
●具有对各种溶剂、试剂使用量进行计算,以及绘制提取工艺流程图的能力。
●具有正确使用和调节中药提取分离设备、器具并进行维护保养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具有对原料、溶剂、工艺用水以及提取物进行质量检测的能力。
●具有能使用现代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机械设备、能独立完成提取物质量检测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树立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培养学生“厚德、励志、笃实、尚能”的学风和乐于奉献、创新实干精神。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技写作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职场协调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竞争拼搏的优良品质。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
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中药化学》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学习情境 |
学习内容 |
学习目标 |
重点与难点 |
建议学时 |
情境一 中药化学基本 理论的认知 |
1.概述 2.中药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3.研究中药化学的意义与作用 4.中药各化学成分简介和溶解性能 |
(1)了解中药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2)熟悉中药化学的意义与作用(3)掌握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中药各化学成分简介和溶解性能 |
重点: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中药各化学成分简介和溶解性能 难点:中药各化学成分特点和溶解性能 |
理论:5 |
情境二 学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与技术 |
1.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与技术。 2.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及精制的方法与技术 |
(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2)熟悉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及精制的方法与技术 |
重点: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难点:极性的概念和判断,两项溶剂萃取法的原理 |
理论:10 实验:5 |
情境三 学习糖与苷类部分知识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苷键的裂解 4.苷的提取和分离 |
(1)掌握糖和苷的结构类型;掌握糖的理化性质;掌握酸、酶水解的方式 (2)熟悉碱、氧化裂解法;熟悉苷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
重点:糖和苷的结构类型;糖的理化性质;酸、酶水解的方式 难点:糖的立体化学;糖的理化性质;苷的酸水解难易程度比较 |
理论:4 |
情境四 学习香豆素与木脂 素类部分知识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1)掌握香豆素和木质素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香豆素和木质素的鉴定方法 |
重点:香豆素和木质素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难点:香豆素的鉴定方法 |
理论:4 |
情境五 学习醌类 化合物的知识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1)掌握醌类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醌类的鉴定方法 |
重点:醌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难点:蒽醌酸性的判断及比较 |
理论:4 |
情境六 学习黄酮 类化合物 知识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1)掌握黄酮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黄酮的鉴定方法 |
重点:黄酮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难点:黄酮酸性的判断及比较 |
理论:5 实验:8 |
情境七 学习萜类 和挥发油 知识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1)掌握萜类和挥发油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萜类和挥发油的鉴定方法 |
重点:萜类和挥发油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难点:萜类和挥发油的分离方法原理 |
理论:4 实验:3 |
情境八 学习皂苷知识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1)掌握皂苷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皂苷的鉴定方法 |
重点:皂苷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难点:皂苷的结构和分离 |
理论:2 实验:4 |
情境九 学习强心苷知识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1)掌握强心苷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强心苷的鉴定方法 |
重点:强心苷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难点:强心苷的结构和分离 |
理论:2 |
情境十 学习生物碱知识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1)掌握生物碱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生物碱的鉴定方法 |
重点:生物碱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难点:影响生物碱碱性的因素及碱性强弱的判断 |
理论:8 实验:8 |
合计 |
72 |
2.学习情境设计
对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表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中药化学基本 理论的认知 |
教学时间 |
5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了解中药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2.熟悉中药化学的意义与作用 3. 掌握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中药各化学成分简介和溶解性能 |
学习内容 |
1.概述 2.中药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3.研究中药化学的意义与作用 4.中药各化学成分简介和溶解性能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了解中药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2.熟悉中药化学的意义与作用 3. 掌握中药化学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中药各化学成分简介和溶解性能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方法与技术 |
教学时间 |
15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2.熟悉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及精制的方法与技术 |
学习内容 |
1. 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与技术。 2. 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及精制的方法与技术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会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2.能对中药化学成分分离及精制的方法与技术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糖与苷类部分知识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糖和苷的结构类型;掌握糖的理化性质;掌握酸、酶水解的方式 (2)熟悉碱、氧化裂解法;熟悉苷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
学习内容 |
3. 糖和苷结构类型 4. 糖和苷理化性质 5. 苷键的裂解 6. 4.苷的提取和分离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糖和苷的结构类型;掌握糖的理化性质;掌握酸、酶水解的方式 (2)熟悉碱、氧化裂解法;熟悉苷的提取和分离方法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香豆素与木脂 素类部分知识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香豆素和木质素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香豆素和木质素的鉴定方法 |
学习内容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香豆素和木质素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香豆素和木质素的鉴定方法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醌类 化合物的知识 |
教学时间 |
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醌类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醌类的鉴定方法 |
学习内容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醌类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醌类的鉴定方法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知识 |
教学时间 |
13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
学习内容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萜类和挥发油的知识 |
教学时间 |
7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萜类和挥发油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萜类及挥发油的鉴定方法 |
学习内容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萜类和挥发油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萜类和挥发油的鉴定方法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皂苷的知识 |
教学时间 |
6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皂苷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皂苷的鉴定方法 |
学习内容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皂苷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皂苷的鉴定方法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强心苷的知识 |
教学时间 |
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强心苷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强心苷的鉴定方法 |
学习内容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强心苷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强心苷的鉴定方法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学习生物碱的知识 |
教学时间 |
16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生物碱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生物碱的鉴定方法 |
学习内容 |
1.结构类型 2.理化性质 3.提取和分离 4.鉴定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1)掌握生物碱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和分离工艺 (2)熟悉生物碱的鉴定方法 |
教学方法 |
以课堂讲授教学为基础,将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实训作业法等多种方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 |
教学流程图 |
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前预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开展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结合执业药师、中药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点在线测评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评估,总结。 |
教学条件 |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等。 |
考核方式 |
主要采取闭卷方式考核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结合学生实训成绩和日常表现成绩,最终确定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分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20%)和实训考试(占总成绩的30%)+日常成绩50% |
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团队
(1)队伍结构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 60%,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2)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中药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中药学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 5 年累计不少于 6 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中药学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
(4)兼职教师主要从医疗机构或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实训室类别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实训室功能 |
承担项目 |
中药标本馆1个 |
中药标本700余种、1000余件 |
开放实验室以及相关教学使用 |
认识和学习中药标本性状 |
中药鉴定实训室 |
摄影生物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 |
对中药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 |
根类、根茎类、花类、皮类、果实和种子类药材的鉴定 |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室 |
旋转蒸发仪、循环水真空、立式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三用紫外分析仪、紫外分析仪、索氏提取器、挥发油发生装置等 |
供学生进行本课程的全部教学,用于学习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技术和实践技能 |
黄连、槐米、大黄等多种药材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技术 |
精密仪器室 |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仪、双波长薄层扫描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
供相关教学科研使用 |
对中药提取成分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
药品生产模拟实训室 |
旋转式压片机、半自动胶囊充填机、粉碎机、颗粒机、 远红外干燥箱等 |
供学生进行药物制剂生产实训 |
综合实训项目: 如小檗碱片的生产;芦丁片的制备等 |
2.校外实训基地
全市共有教学实习医院15所;校企合作企业如恒康大药房有限公司等办学实习基地共14个。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工—学融合、院—校联动的深度 、理实一体培养
●《中药化学技术》共72学时
2.教学方法与手段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理论基础知识融贯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将学习情境设为教学项目,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实操。以学生为主体,根据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选用典型的、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和现代仪器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识别仪器和分析方法,熟练中药化学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的流程和仪器的操作、检修及保养。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工作情景,从工作任务着手,学会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寻找产生的原因。让学生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使学生明白教学的目的,并为之而努力,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会,做中学会学习和工作。紧密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及执业中药师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某个中药材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检测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仪器的结构和原理。
(5)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
1.推荐教材
本课程选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刘福昌主编的《中药化学》(2013年3月第一版),该教材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中药学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本书从中药学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实际出发,紧密围绕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及执业药师需求进行编写。全书共分十三章,重点介绍中药化学成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的方法和技术,将基本技能的培养贯穿始终。该教材基本符合本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体现了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书中有些内容介绍得不太完整,可在课上补充。另外可以向学生播放中药成分提取分离操作的视频以弥补单纯文字介绍的不足。
另外根据教育部【2006】16号文件精神及其本院校专业特色特长,中药学专业的《中药化学》课程选用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杨红、冯维希主编的《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并根据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驱动要求编写《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训指导》教材。
2.教学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中医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实例》、《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中草药成分分离分析技术》、《中药化学应用基础》、《中药化学》、《中药化学基础》等。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每一项目结束采用阶段评价、每一任务结束采用检验结果进行评价,本课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执业中药师的要求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发展学生心智。
2.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为的理念。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
在设计教学考核方式时,不再简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单一的期末考试等做法,推行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通过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逐步实现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考核方式=学期教学评价40%+过程评价30% + 知识评价30%
(五)其他必要说明
附件三:
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XX专业XX课程基本情况表
一、课程基本情况 |
|
课程名称 |
中药化学 |
课程类别 |
考查 |
实践学时 |
22 |
理论学时 |
46 |
学分 |
4 |
适用专业 |
中药学 |
|
所属部门 |
医学院 |
所属教研室 |
中药 |
主要授课教师 |
尹素娟 |
|
二、课程建设情况 |
|
课程调研报告 |
(有/无) |
课程标准 |
有 |
授课计划 |
有 |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
有 |
单元教学设计 |
有 |
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
使学生具有中药产品开发和生产等方面技能,为将来学生从事中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医药生产、药品营销企业以及医院中药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
|
课程学习目标 |
掌握中药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基本技能,能胜任药物提取工、药品检验工等相关工作岗位,综合素质好的高技能人才。 |
|
课程学习内容 |
中药中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
|
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
每一项目结束采用阶段评价、每一任务结束采用检验结果进行评价,本课程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和执业中药师的要求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
|
课程建设基础 |
包括课程前期的建设情况,现有的基础等 |
|
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
1完成实验室升级改造 2完成线上课程资源建设 3完成课程项目化设计 4新增至少一名教学团队成员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