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要》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群):药学
制定人:周齐艳
合作人:李子帅
制定时间:2020年5月
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G4000023 适用专业:药学
培养层次:三年制大专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72
总学分数:4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临床医学概论》是药学专业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从整体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涵盖诊断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病等学科,它简明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常见药物的毒性反应和解救方法,重点介绍临床与药物治疗的关系,并适当介绍临床医药领域的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药学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种疾病的概述和诊治的过程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药学和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2.课程性质:《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急症、传染病、内、外、妇、儿等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重点讲述药物在预防、治疗、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专业基础
4.课程作用: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
(二)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学科群,在现代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十分丰富,领域宽广、涉及诸多学科。本课程在内容上以人体各器官系统为中心,以内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临床各学科(包括内、外、妇、儿、传染病和肿瘤等)组织编写。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临床诊断和防治的思路、原则、方法以及各科常见病的诊治原则。学好本课程对疾病的认识,研究、诊断、防治等方面的原则和方法,对干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具有普遍性意义,是非临床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相关专业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实用”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科学素养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及学习技能培养,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过程。注重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逐渐形成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实训室训练,药房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教在课堂,学在床旁,做在岗位。形成早体验,早实践夯实理论基础,强化操作技能,提升综合能力的横向强化,纵向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利用标准病人、临床病例,组织讨论等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
2.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
3.掌握实验诊断讲授内容的基本理论,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
4.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药物治疗要点。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具有独立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2.熟悉各科常见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3.掌握各科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治疗原则、药物治疗要点。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3.培养学生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赤诚美好的心灵。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分析。
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学习情境 |
学习内容 |
学习目标 |
重点与难点 |
建议学时 |
情境一 |
临床资料采集 |
(1)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2)明确临床资料采集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临床资料采集重要性认识。 |
重点为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 难点为常见症状的发病机理 |
理论授课6学时 |
情境二 |
体格检查 |
(1)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全身状态检查;胸部及肺部心脏检查;神经反射检查。 (2)熟悉皮肤淋巴结检查 ;腹部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3)了解脊柱与四肢检查。 |
重点是各项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难点是各项检查的方法 |
理论授课10学时 实验实训6学时 |
情境三 |
实验室检查 |
(1) 掌握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2)熟悉三大常规检查的参考值。 (3)了解三大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 |
重点为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难点为三大常规检查的参考值 |
理论授课2学时 |
情境四 |
呼吸系统疾病 |
(1)掌握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和用药原则及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注意事项及剂量计算。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
重点为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用药原则 难点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
理论授课12学时 |
情景五 |
循环系统疾病 |
(1)掌握治疗和预防常见循环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2)熟悉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3) 了解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重点为循环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难点为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
理论授课8学时 |
情景六 |
消化系统疾病 |
(1)掌握治疗和预防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2)熟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3)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
重点为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难点为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 |
理论授课8学时 |
情景七 |
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1)掌握常见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2)熟悉常见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3)了解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重点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难点为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 |
理论授课4学时 |
情景八 |
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
(1)掌握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2)熟悉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3)了解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重点为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难点为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 |
理论授课4学时 |
情景九 |
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 |
(1)掌握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2)熟悉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3)了解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重点为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难点为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 |
理论授课4学时 |
情景十 |
外科急救 |
(1)掌握各种急症的处理方法和抢救药物的合理使用。 (2)熟悉其临床表现并能够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做出正确地诊断。 (3)了解常见临床急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重点各种急症的处理方法和抢救药物的合理使用 难点为各种急症的诊断 |
理论授课4学时 实验实训4学时 |
合计 |
理论授课62学时 实验实训10学时 |
2.学习情境设计
对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进行描述。建议表述中,更多采用“能或会+动作要求+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具有可操作性,减少使用“了解”、“熟悉”之类对知识掌握要求的动词。
表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一临床资料采集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6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 2.明确临床资料采集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提高学生对临床资料采集重要性认识。 |
学习内容 |
1.发热 2.疼痛 3.咳嗽与咯血 4.呼吸困难 5.呕血与便血 6.意识障碍 ……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常见症状的主要病因和伴有症状进行分析。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二体格检查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10学时;实训6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全身状态检查;胸部及肺部心脏检查;神经反射检查。 2.熟悉皮肤淋巴结检查 ;腹部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3.了解脊柱与四肢检查。 |
学习内容 |
1.基本检查方法 2. 一般状态检查 3. 头颈部检查 4. 胸部检查 5. 腹部检查 6. 肛门、直肠、生殖器检查 7. 脊柱、四肢检查 8. 神经反射检查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进行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地体格检查方法,能够准确的判定与描述检查结果,包括正常表现和阳性体征,并解释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三实验室检查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三大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2.熟悉三大常规检查的参考值。 3.了解三大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 |
学习内容 |
1.临床血液学检查 2.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分析三大常规检查结果并初步判定其临床意义,能够指导病人做好检查前准备或正确留取某些检验标本。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四基本检查方法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12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和用药原则及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注意事项及剂量计算。 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3.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
学习内容 |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支气管哮喘 3. 小儿支气管肺炎 4. 肺炎链球菌肺炎 5.肺结核 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7. 麻疹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小儿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有个初步的了解。重点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用药原则。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五循环系统疾病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8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治疗和预防常见循环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2.熟悉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 3.了解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学习内容 |
1.原发性高血压 2. 冠心病 3. 风心病 4. 病毒性心肌炎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治疗和预防常见循环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常见循环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个初步了解。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六消化系统疾病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8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治疗和预防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用药原则和注意事项。 2.熟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3.了解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
学习内容 |
1.胃炎 2. 小儿腹泻 3. 细菌性痢疾 4.消化性溃疡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治疗和预防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个初步了解。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七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常见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2.熟悉常见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3.了解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学习内容 |
1.尿石症 2. 泌尿系统感染 3. 异常子宫出血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治疗和预防常见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应用,对常见泌尿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个初步了解。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八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2.熟悉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3.了解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学习内容 |
1.糖尿病 2. 维生素D缺乏病 3. 有机磷农药中毒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对熟悉内分泌及代营养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有个初步了解。 对常见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个初步了解。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九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 2.熟悉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3.了解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学习内容 |
1.颈腰椎病 2. 围生医学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用药选择及给药方法;对产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有个初步了解。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学习情境 (学习内容) |
情景十外科急救 |
教学时间 |
理论授课4学时;实训4学时 |
学习目标(知识、能力、素质) |
1.掌握各种急症的处理方法和抢救药物的合理使用。 2.熟悉其临床表现并能够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做出正确地诊断。 3. 了解常见临床急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学习内容 |
1.心脑肺复苏 2. 气胸 3.头皮损伤 |
学习性工作任务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及操作要点。 |
教学方法 |
配合多媒体投影进行课堂讲授,辅以启发性提问、交互式教学。 |
教学流程图 |
讲授→录像演示→自学→讨论→应用 |
教学条件 |
教材、教案、讲稿、课件、多媒体 |
考核方式 |
笔试 |
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团队
具备3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按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 1:12 构建师资队伍,其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合理。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根据课程需要通过“培养、引进、特聘”等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充实、完善课程内科师资队伍建设。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1)理论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和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以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在仿真实训基地和附属医院进行早期接触,熟悉医院工作场景;同时利用标准病人、临床病例,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手段进行教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化的教学资源库,延伸课堂教学,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课程组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技术教学资源目录及使用方案、网络资源目录或网址,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诊断学教学模式更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方法
(1)微课教学
根据诊断学不同知识点,尤其是重点难点做成多个小视频放到互联网上供学生学习。学生可在课前课后观看学习微课内容,有力于知识点的掌握。
(2)交互式教学
老师可以提前上传一些知识点课件在网络,上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优先于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掌握自己的学习节奏,同时对一些重点难点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有助于课堂教师授课时,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3)师生互动交流
基于互联网+的诊断学教学模式中,学生对一些知识点难点有所疑惑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沟通工具如微信群留言及提问,可以直接想老师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所着重讲解,是一个良性的互动模式。
3.教学手段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
1.推荐教材
临床医学概要(第2版).李庆洁.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6月
2.教学参考资料
临床医学概论(第2版).阳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7月
信息化教学资源: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方式
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85%,平时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占15%。
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药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基本情况表
一、课程基本情况 |
|
课程名称 |
临床医学概论 |
课程类别 |
专业基础 |
实践学时 |
10 |
理论学时 |
62 |
学分 |
4 |
适用专业 |
药学 |
|
所属部门 |
医学院 |
所属教研室 |
诊断教研室 |
主要授课教师 |
周齐艳、李子帅 |
|
二、课程建设情况 |
|
课程调研报告 |
(有) |
课程标准 |
有 |
授课计划 |
有 |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
有 |
单元教学设计 |
有 |
课程预期学习成果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药学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种疾病的概述和诊治的过程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药学和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
|
课程学习目标 |
课程学习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药物与临床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重要原则及其重大意义。 |
|
课程学习内容 |
临床资料采集模块、、体格检查模块、实验检查模块、临床医学模块。 |
|
课程学习评价方式 |
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85%,平时考核(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占15%。 |
|
课程建设基础 |
1.确定课程纲要;2.选编教材;3.创建教学计划和教案;4.组织课程实施;5.开展课程评价。 |
|
课程建设的预期目标 |
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相关教学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争取在3-5年的时期内,把课程培育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校级精品课程。 |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