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作者: 时间:2021-11-24 点击数: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群): 全校各专业群

制定人: 黄莉

制定时间:2016年8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G3000005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培养层次所有层次课程类别:公共课

修课方式:必修课            教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1.课程简介: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的一门课程,其意义十分重大。

2.课程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属德育类,人文科学课程。是学院结合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程而开设的一门集理论知识教学、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以及宣传教育活动等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
    三年制大专开设本门课程的时间是第一学期。引导高职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拥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学习,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坚强意志,优化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全面成才。

 

3. 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1)无前修课程

2)平行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评估和调节自我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能力,特别对于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还同时具备了帮助未来服务对象(患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本门课程既有利于个人成长,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又可为未来《护理心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以及各科临床护理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学基础,还可以助力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患者心理,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心理护理。

4. 课程作用: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学习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生理发育成熟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经验阅历将对今后人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完成学业、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习效果是不同的。大学生从家庭进入社会,随着各种角色的变换,使大学生在扩大自己社交范围的同时,也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整体价值观及对事物认识的新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个时期也是危机潜伏期,大学生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情绪不稳,在面临一系列问题时往往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而这些困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及适应社会都十分不利。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就是帮助他们逐步走向成熟与独立。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作用是:

1)帮助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指导学生树立心理保健意识,认识心理活动的规律与自身个性特点。

3)指导学生建立积极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和悦纳自我。

4)实践中指导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和挫折应对等方面的困惑。

5)针对学生群体性特征预防心理障碍和危机事件预前介入,避免不良心理或事态的发生,促进其健康成长。

6)帮助学生学会识别常见心理问题,具备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了解求助解决的途径和方式。

7)帮助学生增强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学习发展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科学规划自己的未来和人生。

8)具备心理问题 “助人自助”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见图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遵循四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立足教育、重在实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指导思想,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学会调适心理困惑,避免心理事故,打造和谐阳光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创造平安健康的大学学习生活过程。

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图

 

2. 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特色   (见图2)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思路是以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提升高职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避免单纯的知识讲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把心理的实践与体验融入课程教学,课程内容体系先进新颖,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坚持每一个单元都安排有一次心理活动、心理测验、问题讨论等互动环节,如“一位母亲与家长会”课堂讨论;“自画像”、“20个我是谁”、“组员心声”放松训练;心理游戏、观看心理访谈录像;“信任之旅”、“戴高帽子”;“姑娘与水手”价值观讨论、案例分析;SDS、SAS、EPQ、恋爱观测验、适应能力心理测验等等。实践教学调查显示:这些心理测验、心理活动、角色扮演、心理游戏、案例分析、播放相关录像资料的做法,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在具体的活动中深刻地领会到其中的内涵和意义,体验自己的真实情感,获得实际经验,能起到深化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作用,提高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强本课程的实效性。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院“心理健康中心”作为为本课程实践体验基地,让学生真正走进心理咨询室、宣泄室、沙盘室,亲身体验团体心理咨询,让学生们内心不再抵触和害怕“心理咨询”,提高心理保健意识和了解心理求助方式,为了在校期间持续地帮助学生心理成长,护理系建立的“天使加油站”线上线下、空中地面全方位、多渠道为学生心理护航。除此之外,心理协会每学期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和培训、各种心理专题讲座,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助人自助”的和谐校园,全面促进学生们身心健康水平。

自我与职业成长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管理自我,而且这一切心理学知识都可以运用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心理健康本身就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作为“健康的守护者”学生们不仅自己要调适得当、心身健康,更要能够服务于患者,帮助患者调适不良情绪,实现良好的护患沟通和优质心理护理效果。课程中还会根据各种案例分析,注意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理解,端正职业态度,让学生逐步从知己→纳己爱己关爱他人→爱工作→爱社会

 

2课程特色图

2) 以培养能力为本设计教学内容(见图3)

 

 

 

 3 基于能力培养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教学。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社会适应和身心发展健康为导向,培养学生“六能”养成良好心理素质,营造“自助助人”的良好校园氛围,为更好的完成未来充满挑战的护理专业的学习工作做好身心准备。

二、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是构成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做活动,达成以下课程培养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一)知识目标--知己纳己。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调适自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并以“自助助人”为目标,将各种心理调适技能运用到需要帮助的其他同学及其患者身上。

 

(三)素质目标--探索自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按照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要求,基于工作和学习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按照新生乍到、察己知人、我爱交往、识别心魔、干预危机五个工作/学习模块 、11个典型工作任务/学习单元设计。

本课程共计32学时,理论22学时,体验实践10学时。

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工作/学习模块

学习模块

学习单元

建议学时

理论

体验实践

模块一

新生乍到

单元1  心理健康概述

2

 

体验心理健康中心

 

2

模块二

察已知人

单元1  自我意识

2

 

单元2  情绪调控

2

 

单元3  人格培养

2

 

单元4  学习心理

 

 

EPQSDSSAS测试

 

2

模块三

我爱交往

单元1  人际交往艺术

2

 

单元2  恋爱心理

2

 

案例分析与讨论

 

2

模块四

识别心魔

单元1  识别常见心理障碍

4

 

单元2  心理咨询

2

 

案例分析

 

2

模块五

干预危机

单元1  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

2

 

单元2  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2

 

观看心理咨询录像、案例讨论

 

2

5个模块

11个学习单元

22学时

10学时

 

 

2.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结合授课内容,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八大标准的内容来设计典型学习任务。教学内容贴合学生各种实际学习生活场景,合理利用临床和生活案例使学生体验深刻,使课堂与实际生活工作相一致,学生自我成长与职业角色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学习内容如下表。

2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目标与任务设计

模块一:新生乍到

学习单元1: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任务描述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健康的含义,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了解心理问题的方式和求助途径。对自我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正确的评判。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能准确说出健康、心理健康的含义。

2.知会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3.掌握心理现象的构成。

5.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和原因

1.能够基本评估自我心理健康状况。

2.了解心理健康中心的构成

3. 了解心理困惑的求助途径。

4. 能默写出心理现象构成图。

1.重视自我心理健康。

2.了解自我在心理健康调节中的作用。

3.具有心理保健意识。

4. 更好的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

 

学习内容

1.健康的概念                 2.心理现象的构成图       3.心理健康的概念      

4.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       5.常见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成因   6、参观体验心理健康中心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小组活动室

2.实训基地:心理健康中心

3.教学资源:多媒体、案例、心理测验表

4.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案例驱动——理论综合讲评——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100

40

 

 

模块1:新生乍到

学习单元2:心理咨询

任务描述

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让她们了解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理念、了解心理咨询流程,了解心理咨询的求助途径,培养职业心理咨询师可能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理解和熟悉心理咨询定义、原则和形式。

2. 掌握心理咨询程序。

1. 掌握心理咨询部分基本技巧。

2. 了解心理咨询的求助途径和方法。

1.消除对心理咨询的恐惧和误解。

2.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问题有心理咨询意识。

3.培养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可能性。

学习内容

1.心理咨询定义和性质。  2.心理咨询原则和形式。  3.心理咨询程序。   4.心理咨询技巧。

5.高校心理咨询范畴和主要内容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典型案例、心理测量表

3.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参观体验心理健康中心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实物展示教学、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观看心理访谈录像并讨论

100

40

 

模块二:察己知人

学习单元1:自我意识

 

任务描述

明晰自我意识的含义,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矛盾,掌握培养积极自我意识的策略和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和构成。

2.了解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3.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矛盾

1.掌握评价自我的方法。

2.掌握培养积极自我意识的策略和方法。

1.客观地评价自我。

2. 愉悦地接受自我。

3. 勇敢地探索自我。

 

学习内容

1.自我意识概念                2.自我意识构成   3.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

4.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       5.培养积极自我意识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条件

1. 专业教室:理实一体多功能教室、小组活动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案例、健康评估表、临床各科护理病历、CAI助学课件、VCD电教片、典型病例。

3. 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问题导入——案例驱动——综合讲评——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质疑讨论教学、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20个我是谁

100

40

 

 

模块二:察己知人

学习单元2:情绪调控

 

任务描述

了解什么是情绪,认识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认识自我情绪特点,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原则和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情绪的概念和四大要素。

2.掌握情绪的功能。

3. 熟悉情商的含义。

4.了解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1. 学会正确表达情绪。

2. 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

3. 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原则和方法。

 

1.重视自我的情绪。

2.合理地宣泄情绪。

3. 寻找正能量。

 

 

学习内容

1.情绪的定义      2.情绪的四要素    3.情绪的功能      4.情商     

5.情绪调控的方法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典型案例、心理测量表

3.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SDSSAS的运用及分析

100

40

 

 

模块二:察己知人

学习单元3:人格培养

 

任务描述

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学会分析人的气质,掌握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掌握人格的含义和构成。

2. 熟悉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3. 掌握气质的含义、特点和分类。

4. 熟悉性格的构成

1.掌握四种气质类型。

2.具备分析人的气质类型的能力。

3.能根据不同气质类型选择不同的相处方式。

4.掌握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

1.了解自我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学会欣赏和理解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

3.知晓性格才是一个人的核心。

4.促进自我人格健康发展。

 

学习内容

1.人格概念和构成   2.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3.气质    4.性格

5.塑造健全的人格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典型案例、心理测量表

3.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EPQ的运用及分析

100

40

 

 

模块三:我爱交往

学习单元1:人际交往艺术

 

任务描述

明晰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含义,初步掌握人际吸引因素和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掌握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和技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了解人际概念。

2. 掌握人际效应。

3. 了解大学生人际常见问题。

4. 掌握人际交往原则。

1.学会避免人际效应对人际的影响。

2.掌握建立良好第一印象技巧。

3.掌握沟通基本技巧。

1.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2.分析自我人际处境与问题。

3.学会换位思考。

 

学习内容

1.人际概念    2.人际效应     3.大学生常见人际问题      4.人际交往原则

5.人际交往技巧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典型案例、心理测量表、心理访谈录像

3.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蒙眼体验被照顾的感受

100

40

 

 

模块三:我爱交往

学习单元2:恋爱心理

 

任务描述

使学生认识爱情的本质,了解爱情的心理结构、健康的爱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掌握爱的本质和爱的心理结构。

2. 了解大学生恋爱现状。

3. 了解健康与不健康爱情的表现。

1.掌握爱的五种语言,拥有爱的能力。

2.学习解决各种恋爱与现实冲突的能力。

3.掌握客观理性对待恋爱问题的方法。

1. 珍惜自己、爱自己。

2. 理解爱的真谛。

3. 培养积极健康恋爱观。

 

学习内容

1. 爱情的本质。 2.爱情的心理结构。  3.健康与不健康的爱情。4.大学生恋爱现状。

5. 大学生爱情心理困惑及调适。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典型案例、心理测量表、心理访谈录像

3.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恋爱观测验

50

40

观看心理访谈录像并讨论

50

 

 

 

模块四:识别心魔

学习单元1:识别常见心理障碍

任务描述

使学生能够分辨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别,熟悉常见心理障碍的分类和常见症状的识别,掌握预防干预的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理解心理障碍的概念。

2. 掌握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区别的三原则、四标准。

3. 了解心理障碍的分类(CCMD-3)。

4. 掌握抑郁症、精神分裂、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

1. 能识别典型的异常心理。

2. 具备识别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能力。

3. 掌握常见心理障碍的预防干预的方法。

1. 能理解心理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痛苦。

2. 消除对心理障碍者的恐惧心理。

3. 了解心理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

1.心理障碍的定义。  2.正常与异常心理的鉴别。  3.心理障碍的分类。  4.常见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典型案例、心理测量表

3.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案例分析

100

 0

 

模块五:危机干预

学习单元1:生命教育与危机干预

任务描述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珍贵,识别大学生各种不同心理危机和表现,掌握心理危机干预原则和步骤,学习面对危机时的自我调整方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理解生命的含义、性质、独特。

2. 了解大学生常见的生命观。

3. 熟悉大学生心理危机种类和表现

1. 具有心理危机识别能力。

2. 掌握心理危机干预原则和步骤。

3. 掌握面对危机时的自我调整方法。

1. 珍爱生命。

2. 感恩父母。

3. 提高应对危机事件的心理素质。

学习内容

1.生命含义。  2.生命的性质。  3.生命的独特性。   4.大学生生命观。

5.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     6.危机干预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典型案例、心理测量表

3.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案例分析

100

40

 

模块五:危机干预

学习单元2: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任务描述

帮助学生认识挫折、适应挫折、学会理性地对待挫折和积极地化解挫折。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 掌握挫折含义。

2. 理解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

3. 了解挫折的性质和转化。

4. 熟悉大学生常见挫折与反应。

5. 掌握压力的含义和作用

1. 掌握挫折应对与调适的各种技巧。

2. 学会找出不合理的认知观念。

3. 掌握压力管理的策略。

1. 具有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准备。

2. 觉知和调整自我的身心状态。

学习内容

1.挫折的含义。2.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3.挫折的性质及其转化。4.大学生常见挫折与反应。

5.大学生挫折调适方法与技巧。6.压力与压力管理

教学条件

1.专业教室:多功能教室

2.教学资源:多媒体、典型案例、心理测量表

3.教师:具备2年以上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咨询经历的“双师”型教师。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围绕案例开展理论讲授—小组讨论—小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自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问题引导教学、病例分析与讨论、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

教学评价

序号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权重(%)

总权重(%)

1

过程考核

学习考勤与学习态度

30

60

课堂互动参与度

35

笔记和云课堂参与度

35

2

单元考核

案例分析

100

40

 

四、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团队

建立课程负责人责任制,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组成。专任教师职称比例:高级/中级/初级:30% / 50% / 20%;双师资格:专业专任教师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卫生系列专业职称证书以及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证率达到100%以上。课程团队人员具有较扎实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根据课程需要通过“培养、引进、特聘”等措施,不断优化该课程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质量。

2.教学场地、设施要求

1)专业教室:所有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授课设备,还有理实一体化的多功能教室、小组讨论活动室。

2)实训条件:在学校党委、行政及学生工作部、护理系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门的工作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基本上满足了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具体如下:

3)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现已建成中心办公室、预约等候室、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宣泄室、沙盘室、心理测评室等,这些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合格心理咨询室,共337.2平方米。能为广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专业的心理咨询与服务的同时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4)天使加油站:20136月,我院护理系申报“天使加油站”特色成长辅导室被确定为2013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项目。在学院领导的关心下,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学生素质教育,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空中加油站与地面加油站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新模式,取得了突出成效。“天使加油站”特色成长辅导室建设分为空中加油站和地面加油站两部分。空中加油站使用包括QQ空间、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微信平台、微博、YY语音等信息化手段服务学生。空中加油站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信息技术,不断传播正能量、普及心理学知识,学生点击率数万。地面加油站通过个体辅导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空中与地面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推进成长辅导手段创新,使成长辅导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取得很好效果。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要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等,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学方法

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以能力为本位淡化课堂与实践距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学时分配上侧重于知识点的教学,注重心理技能体验与实践教学。建议采取PBL”教学法、“CBS” 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仿真和真实环境演练法、发现教学法、自学与讨论、读书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4. 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PPT和视频录像与板书有机结合,避免板书的枯燥和完全多媒体教学出现的视觉疲劳;建议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心理评估与调节技能的模拟实践及同学之间以角色扮演形式进行模拟训练。

(三)教材与教学资源

1.推荐教材

1)黄莉主编的,北京出版社2013年出版。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心理健康教育》。

2)胡凯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2.教学参考资料

1)参考教材

马建青主编. 大学生心理卫生.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张厚粲主编. 大学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经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编写.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 北京出版社,2002

④谢炳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与指导.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⑤燕良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⑥聂振华.高职心理健康·阳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方平总主编.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

蒋一之.青春不脆弱.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聂振伟.高职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参考其他教学资源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网址: 

中南大学,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8a833999-1e4881f5-011e-4881f6cb-00c7

南方医科大学,张小远,心理健康教育

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c9be84ab-1232-1000-8561-144ee02f1e73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

本课程教学评价由过程评价(任务考评)与终结评价(课程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60%;结课考核占总成绩40%,强调过程考核重要性。

2.评价方式

1)过程评价  

本课程5个考核模块10项学习单元(任务),每个学习单元(任务)的考核内容包括了过程考核:学习纪律与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笔记等3个方面,各占考核权重为10%10%20%终结考核:结课测试,各占考核权重为40%60%。见表4

4  3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评价表

考核方式

评级层面

权重%

 

 

过程评价40%

 

平时出勤

10

课堂表现

10

智慧课堂作业、笔记

20

终结评价60%

结课考试(闭卷)

60

合计

 

100

2.学习模块考核要求:本课程过程评价根据评价目标、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等因素来综合分配各模块分值,具体分配见表5

5   《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模块(单元)考核评价表

学习内容

考核方式

权重%

要求

模块一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考核、作业

30

每个单元考核成绩构成所属模块总成绩

 

模块二:20个我是谁

考核、作业

10

模块三:论文

考核、作业

10

模块四:EPQSDSSAS心理测试结果分析

考核、作业

20

模块五:案例分析

考核、作业

30

                合计

100

 

注:A=标准分×1  B=标准分×0.8  C=标准分×0.6  D=标准分×0.4

优:达到目标所列内容的85分以上,整体表现佳。

良:达到目标所列内容的70分以上,整体表现较好。

中:达到目标所列内容的60分以上,整体表现一般。

差:达到目标所列内容的60分以下,整体表现差。

(五)其他必要说明

本课标制定依据:2011528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版权所有 ? 湖南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医学院  地址:永州市零陵区南津北路338号 联系电话:0746-6368162 湘ICP备140014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