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心灵港湾 > 正文

学不会享受人生,拥有再好的物质也无用

【来源:meiya  | 发布日期:2022-04-21 】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心理咨询师,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专注个人心灵成长。成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和我一起,从“心”开始吧。

最近因疫情原因小区被封,在家百无聊赖的我开始打扫卫生,以此打发我那旺盛无处消耗的精力。

在收拾一堆瓶瓶罐罐的时候,发现有许多东西都未用过,其中包括舍友送我的茶叶,整整齐齐几罐,各种口味,打开一看,里面还有养生草药,丢在一边近一年,我竟然一口没喝。一看日期,全部过期了。撕开倒掉时,才发现配料是如此的丰富:苹果、玫瑰、决明子、荷叶龙井……

越看越心疼,一堆完整透着香气的茶叶,却要全部丢掉。

说好的养生,说好的善待自己呢?

以前总觉得因为什么都没有,生活才过得不好。这一刻感到,过不好人生不仅仅是因为物质缺乏,更是思想意识的欠缺。

学不会享受的人,好东西放在面前也不知道用。

-01-

相比之下我的舍友,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海女孩,她的生活却完全不同。

刚合租时,厨房卫生间贴满她的各种挂件摆饰,冰箱上排满冰箱贴;房间经常收拾,每次都收拾好久,而且不许有人打扰,必须全神贯注地收拾,精心设置布局;她的房间丰富而充盈,各种生活用品整齐排放,像个小超市;她有一堆香水,出门就要喷一喷,房间也充满香味儿;无论何时,她都要保持着干净整洁,光鲜亮丽。

她身边总是会出现一堆稀奇的东西,我从未见过的小玩意儿,刷新我对生活的认知。

我曾不解:只是租房而已,何必这样,明年住哪里还不知道呢!

可她却不以为然:这些都是我要用的呀,不弄我不生活了吗?

想想之前的租房经历,在上海这样变幻莫测的大都市,一年一换早习以为常,甚至租房时就已经为未来的搬家做准备了,哪里会在意这么多小细节,小感受呢。

我们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只一墙之隔,却像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她过的是“家”,我过的像人生的过客。

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 也许,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吧。

-02-

世人总喜欢把生活的质量与经济挂钩,却忘了思想的匮乏。

最近一则热搜#被林徽因的人生轨迹整破防了#,发布者想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排在热评前列的却是“前提是要有钱”,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酸味儿。

林徽因家世确实好,祖父是进士,父亲是清末明初的政治家,家底殷实。她16岁时就随父亲远赴欧洲游历,开阔眼界,为后期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许多人只知林徽因命好,游历欧洲,留学美国,却不知她在国内曾度过长年逃亡生活。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猛烈进攻,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带着两个孩子辗转各地,开始逃亡生活。他们一边奔波逃命,一边开展建筑勘察工作。

本来富裕无忧,有保姆伺候的日子,突然跌入谷底,家务活全都需要自己动手做。做饭,洗衣,铺床,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习惯拿笔杆子写诗画图的梁林夫妇并没有因此而苦恼,坦然接受了这一切,没有抱怨,仿佛这些是他们应该学会的技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爆炸成了生活的伴奏曲,有一次先听到前面有爆炸声,林徽因和梁思成一人拎起一个孩子就跑,随后炸弹掉落在离房门15米的地方爆炸。后来被炸习惯了,听完爆炸声他们还会和朋友们侃侃而谈,评论这个炸弹怎么样。

虽然生活充满艰难和危险,但林徽因心中从来没有抛弃美好。在奔波中途经沈从文的故乡湘西,林徽因想起沈先生小说《边城》中的翠翠,欣赏着眼前的美景,随后给沈从文写信道:

“天气好到不能更好,我说如果不是在这战期中,时时心里负着一种悲伤哀愁的话,这旅行真是不知几世修来。说到打仗你别过于悲观,我们还许要吃苦,可是我们不能不争到一种翻身的地步。”

在她眼中,战乱中的一花一草也是极美的。

1939年在龙头村,林徽因和梁思成建造了唯一为自己设计的房子。他们拿出了全部积蓄,建了三间大房间,还有一间厨房,一间佣人房。战乱中租不到佣人,厨房便成为林徽因常待的地方。很难想象,一代才女在烟火与碗厨间穿梭是什么样子。

林徽因对房子简单装修一下,铺上粗木地板,窗前做一个小书架,木凳铺上饰布,这样一个家就完成了。林徽因常在家里插上大把野花,房间瞬间变得温暖无比。在煤油灯下为孩子讲《解牛篇》,教孩子念唐诗宋词,带孩子们去看老师傅做陶瓷瓦罐,她会像孩子一样开心大叫。

林徽因女儿梁再冰回忆说:“当时我就感觉那个房子非常温馨,舒服极了。”

(图为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截图来自CCTV记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

林徽因给费正清夫妇的信中写道:

“这儿的阳光总是异常的明媚,天空昼夜湛蓝,云朵自在惬意地飘动。”

(截图来自CCTV记录片《梁思成与林徽因》,中间为林徽因)

这个房子林徽因只住了半年,然后又投入奔波中。

林徽因即使在战乱逃亡年代,依然不会忘记运用眼前的条件,为生活创造温暖。

-03-

作家王尔德说:“爱自己就是浪漫的开始。”

从前我曾认为自己的不开心是房子没有租好,窗户不够大,楼层不够高,阳光没有洒进来。于是我不停地换房子,结果均不大满意。

现在发现,阳光不是靠天给的,是要从自己的内心散发出来的。

近期上海疫情严重,我住在病例频发区域,小区已被封19天。看着每天的数据增长,周边也不时冒出病例,心中难免烦躁。

但我知道,烦躁是无用的,我们能做的只有照顾好自己。

因为每天待在屋里,每次做核酸检测排队就是难得的出门机会。此时我便放下手机,享受属于我的几分钟的沐浴阳光时刻,戴着我的大圆眼镜,试图看得更远些。

瞅瞅路边的花花,远处的绿色,观察一楼居民养的几只小鹦鹉,还有三盆硕大的芦荟,边拍照边感叹着:这得够做多少次脸部护肤啊!

别人均在低头看手机,默默排着队,而我却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傻子,站在那里左看看右看看,渴望把眼前的风景多塞点进眼睛里,顺手再拍两张发朋友圈(当然没有影响做核酸的进度,我也在老老实实排着队听指挥哦)。

世事无常,谁知道2020年后疫情会反扑,还会这么厉害呢。与其抱怨,不如就当是一份独特的经历,珍惜眼前的点滴吧。

其实人生只有眼前的一瞬,没有过去和未来。过去是因为有记忆,未来是因为有期盼。

当生活过得不如意时,我们缺的不止是物质需求,更是精神思想。

有思想觉醒,才有机会创造物质富足。想要改变,就要从现在开始学习珍惜眼前的一瞬,哪怕只是一点点。

-04-

如何做才算珍惜呢?

投入,唯有投入眼前事,才能获得幸福。

集中精力投入并不是人人都会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进行正念呼吸练习,逐步学习完善。

在室内找个舒适的地方坐下来,选择你喜欢坐姿,腰背最好挺直(这样更有仪式感)。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周围环境,听听有什么声音。然后缓慢吸入空气,一定要慢,一点一点地吸,感受空气通过鼻腔,经过管道,一点一点地充满胸腔,感受自己的胸腔在逐渐扩张,变大。此时心中默念一个字:“吸~”;胸腔充满后,再缓慢吐出,慢慢吐,感受胸腔在慢慢缩小,像泄气的气球一样。此时再默念一个字:“呼~”。呼出后再次吸气,反复练习。

刚开始做正念呼吸会有些不适,出现头晕现象,可以暂停舒缓一下,一般练多后会逐渐适应,不舒适的现象就会消失,逐渐变为享受。可以先做5分钟,每天2次,然后逐渐增加时长,提高练习难度。

正念呼吸练习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静心,与烦躁脱离,提高注意力的集中和觉察能力。一般练习越多,效果越好。

重要的是,正念呼吸练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皆可做,站着可以(刻意练习最好坐着),躺着也可以;做家务时可以,休息时也可以。感受到内心烦躁不安就深呼吸几下,做正念呼吸练习,让心情舒畅些。

物质的富足可以让人生更便捷,思想的富足才能改变一生。

真正的人生就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皆处之泰然,所到之处均有阳光弥漫。

-结尾-

希望大家即使在防疫期间,闭门不出,依然可以保持心情愉悦。

最后分享两张我拍摄的生活小记录,与君共勉。

相信疫情终将过去,生活皆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