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念从根本上决定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和成效,并随着审计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从研究型审计的字面来看,“研究”是手段,是“审计”的目的。之所以强调“研究”,是为了弥补审计工作中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审计的长板更长、效率更高、作用更大。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审计干部履职尽责、建功立业的重要抓手,关系到审计干部能否堪大用、担重任,更关系到审计事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发挥。研究型审计回答的是审计发展目标、动力和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个系统集成的体系,也由此成为审计理念层面的创新和跃升。
从服务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高度把握研究型审计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型审计是调查研究与审计实践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产物,致力于更好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力求形成的审计建议能够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直接转化为政策措施。
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角度把握研究型审计
当前,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研究型审计立足提升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切实研究好财政、金融、社保、农业、教育等审计对象;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目标、路径,推动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的揭示力度,保障发展和安全的统筹。
从审计事业蓬勃发展的长远维度把握研究型审计
人才关系着审计的未来,是审计事业常青的干部保障。从长远,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取决于审计骨干队伍的培养。“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干部队伍建设的明确要求。但从现实情况看,少数审计干部的能力还不过硬,表现在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不强,自我加压更新知识的主动性不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维犹存。由于研究工作做得不深,对审计工作的整体情况没有概念,导致问题看得不准、建议写得不实,甚至观点不鲜明,逻辑不严密。研究型审计强调把人才培养尤其是青年骨干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注重培养大量专家型、复合型人才,为锻造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和专业水平的审计队伍夯实根基。
从下苦功夫、花大力气的积累强度把握研究型审计
学习和积累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是做实研究型审计的前提和保障。做实研究型审计不是一阵风,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锲而不舍、矢志不渝。掌握情况、占有资料、获取知识、多读多思,需要下苦功夫、花大力气。比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开放的、发展的思想体系,是做实资源环境领域研究型审计的首要积累内容,必须结合审计实践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和落实。总之,要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把研究型审计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功来对待。(刘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