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评价   >   正文

应鼓励学术评价标准多元化

作者:    点击数: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7-03-17

 

  116,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示了最新《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录》,将包括《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内的几家高校学报从“C刊”降为“C扩”,引起学界争议。

  CSSCI1998年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受教育部委托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引录和被引用情况。其官网介绍称:CSSCI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这意味着,CSSCI的工作就是给全国的人文社科期刊“排座次”。随着我国人文科学的发展,学术期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普通研究者很难甄别期刊质量,CSSCI的出现无疑必要,它大大降低了学者反复比对期刊的工作量,有利于学术研究向更精细、更专业方向发展。

  但随着论文在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CSSCI开始成为衡量科研人员学术能力的权威指标,发表在C刊上的文章被认为比发表在等级略低的C刊扩展目录上的文章更有价值。为此不少期刊挤破脑袋也要力争入选CSSCI。此次事件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被降级的不少期刊在学术界素有很高口碑,无论是刊物编辑质量还是刊载论文质量一直很高,可偏偏因不合CSSCI考评细则而被无情降级。如《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是全国高校系统中至今唯一坚持只发传统文史哲方向论文的刊物,基于相关学科性质,这些领域的论文被引用率往往很低,达不到CSSCI的要求。这就造成了极为吊诡的局面:评价学术论文和期刊价值的本应是文章水平的高低,如今机械地囿于CSSCI指标,原本学术价值极高者却被打入二流行列。本该服务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最终却成了影响、阻碍学科健康发展的关键因子,这如何能不引人深思呢?

  必须承认,对学术论文和期刊价值进行统一评价相当有必要,可将学者从大海捞针般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于权威刊物,这曾大大推进我国学术论文的规范化发展。但在统一评价的大势之下,我们同样需要鼓励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事件已证明,不同学科论文的质量不能靠统一的“被引用率”和“影响因子”来判断。如传统的文史哲论文,证明其高价值的应该是新颖、富有创造力和颠覆性影响的新观念,新佐证材料的发现和梳理等要素,可如今这些领域的论文为了能够发表在C刊上,不得不毫无必要地大量引用文献,架空、抽掉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在参考CSSCI这样的统一评价指标后有针对性地参考各学科内部的权威指标,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矫枉过正的做法,真正促进人文社科的繁荣发展。现实中,盲目遵从CSSCI的权威性已造成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了许多黑色产业链。不少期刊为入选目录,达成相互转引对方刊物的协议,更兼发文需求旺盛,论文不再以质量高低作为评价依据,文章最终能否顺利发表甚至需看作者愿意出多高价钱。这里我们已能清楚发现国内诸多学术病的根源。

  事件表明,现行的唯CSSCI考核评价体系已部分扭曲学术的正常发展路径,当下要做的不是稍许调整目录、息事宁人,而必须鼓励多样化的学术评价标准,结束CSSCI一统天下的局面。

版权所有:湖南华人策略研究论坛网址科技产业处 湘教QS3-200505-000282

湘ICP备14001402号-1